8月5日,以“产业转型升级与城乡治理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十八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成功举办。本届高层论坛共设四场分论坛,分别是“产城融合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与区域协同发展”、“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中华文化与社会治理”。本篇主要介绍分论坛三。分论坛三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承办,旨在通过探讨共同富裕相关的制度安排、基层治理、产业振兴、新型合作经济、财富分配等议题,促进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张鹏龙主持分论坛三。
高层论坛分论坛现场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执行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红路以“在共同富裕旗帜下,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为题作演讲,探讨民营企业参与如何解决就业和投资,助力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他提出,“共同富裕”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带领全国人民摆脱贫困走过的五个重要历史阶段;介绍了工商联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帮助农村解决就业与投资取得的显著成效;他强调,乡村治理与公共治理机制要紧密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更快更好地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刘红路作主题发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王亚华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为题发言。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及我国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他表示,中国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在于农民农村,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乡村振兴是一场规模浩大的资源配置行动,长期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将吸引广大社会力量参与,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针对当前乡村振兴中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过度的现象,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以促进共同富裕:政府要服务市场,解决市场在农村面临的发展困境;政府要监管市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政府要补充市场,有效供给公共物品。
王亚华作主题发言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李贵成以“以产业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以信阳市光山县槐店乡为例”为题发言。基于对信阳市光山县槐店乡的案例研究,他分享了对推进共同富裕的感悟。他指出,槐店乡乡村振兴建设具体实践经验可总结为以下五点:一是以党的治理效能促进农村更富裕,坚持党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全面领导,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以拓宽多种功能促进农村更富裕,坚持补齐油茶加工短板,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以现代农业园区促进农村更富裕,解决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等传统农业问题;四是以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促进农村更富裕,引导脱贫户自主、自愿参与油茶产业发展;五是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促进农村更富裕,积极探索新型产业模式。
李贵成作主题发言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高卫星以“放权赋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题发言,系统介绍了基层治理能力的定义、现状、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可行路径。他指出,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目前,河南的基层治理能力存在着决策权下放和执法力量整合不足、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基层管理体制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中的体制支撑作用,抓住政府职能转型(事权)、财权、人事权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中的根本保障作用,发挥数智治理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高卫星作主题发言
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信合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林以“两山合作社原理: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实践’两山’绿色发展理念”为题发言,分享了对于“两山”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方式以及两山合作社原理的思考。他表示, “两山”绿色发展理念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各个地区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行了诸多探索,推出了“两山银行”的模式,这是对现行正规金融体制弊端的一种反馈,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根据国际经验,植根基层的合作社及其联合社,才是天然的“两山银行”载体。因此,化解“两山银行”试点困境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和贯彻合作经济原理,引导“两山银行”全面嫁接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经济。
陈林作主题发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以“人类财富分配的政治经济因素探讨”为题,从国际视角出发,分享了相关领域的经验数据和研究思考,阐述了影响人类财富分配的政治经济因素。他认为,理解财富差距的视角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是代际因素,代际之间存在财富转移和教育传递,以及上一代社会资本向下一代的转移;第二是地域因素,不同地域发展水平会带来财富分配的差异;第三是生产要素,表现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劳动跟资本的差距,而科技革命加剧了这个过程;第四是政府因素,例如讨论广泛的税收是二次分配,福利体系、公共支出也是社会财富分配的过程;第五是三次分配,也称自愿分配,在我国有很重要的含义。
鄢一龙作主题发言
交流环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海亮教育研究院院长杭承政讲述了自己所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服务一所学校、树起一面旗帜、孕育一篇森林”的乡村教育振兴实践案例。海亮乡村教育振兴行动从2021年开始至今,已经服务了全国17省、50余县、90余所公办学校。所服务县域均实现了优质生源的快速回流、教育教学成绩的快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快速发展、县域其他学校被带动提高等喜人效果。他从公共管理的视角进行剖析:一、利用外生专业力量解决“县中塌陷”;二、政府购买服务,公办学校与教师性质不变,保证办学方向不偏离;三、政府与专业服务机构明确绩效考核,让企业利润追求与政府所需优质教育公共服务方向所一致,解决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中产生的“使命漂移”问题;四、通过管理输入、资源引入与机制导入,激活学校干部内驱力、教师内驱力、学生内驱力,“造血式”的提升学校内生发展动力;五、海亮形成的人才培养与外派能力以及数字化创新,能够实现规模化、可复制的优质教育服务提供。
杭承政作交流分享
最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周绍杰对分论坛进行了点评。他表示,七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帮助我们认识了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涉及到民营企业参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合作经济、财富分配等多项议题,并展现了相关国内外的经验和实践前沿,给我们很多新知及思路上的启发,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决心。
周绍杰作点评与交流
张鹏龙主持分论坛三
供稿丨论坛宣传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