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5日10:3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副教授杨永恒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高巍)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副教授杨永恒24日做客人民网,就网络环境下文化服务建设得相关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在谈到在当今的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管理,还会遇到哪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时,杨永恒认为: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运营模式、消费方式等方面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公共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是网络传播方式与传统服务方式融合的问题。这种融合还不是简单的移植,把原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直接搬到网络环境中来,而是从服务理念、提供手段、文化内容、业务流程等方面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了变革,可以看作是推动文化建设、提供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这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网络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是公共文化队伍素质的问题。目前公共文化队伍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年龄偏大、观点相对落后、知识结构比较陈旧等问题,这样的能力和素质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新要求,尤其是在基层、中西部地区还比较突出的。因此必须创新思路,比如“存量优化、增量优选”,对于存量的文化队伍可以考虑加大培训力度、合理调整岗位,想办法优化结构。对于新增文化队伍,一定要有严格的准入标准,要能够掌握现代新技术。另外,也可以考虑加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包括青年和大学生,使之成为专业文化队伍的有益补充。
三是网络文化资源整合的问题。目前网络文化资源分散在不同的公共服务机构,其中既有文化系统内部的,也包括其他系统比如教育、科技。如何能够有效整合跨部门、跨领域的网络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也是一个挑战。而本身网络技术可以作为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的重要手段。下一步,一方面是政府内部的文化资源要整合;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将企业、公共部门、社会组织的文化资源整合到整个大平台里面。因此,共建、共享是一个重要的思路。这就需要政府搭建平台、创新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各方面资源的整合,这也是为企业、公共部门和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一个重要途径。
四是网络公共文化资源的可及性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物理上的可及,另一个是从成本上和费用分担上的可及。实现物理上可及,可能下一步要加大网络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覆盖,包括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与现有其他数字网络的有效整合、互连互通。另外,要加大免费开放力度,让市民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甚至免费使用这些网络文化资源。
五是涉及到群众本身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的消费能力。目前,市民本身的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是参差不齐,有些人能力比较高,有些人相对弱一点,这就对文化内容的创作和文化产品的提供方式带来了挑战。而如何提高居民的素质或者本身的文化消费能力,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最终推动市民受教育程度、科技利用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升。
(来源: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010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