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专访,并发表专刊文章《我国慈善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文章全文
“我国慈善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访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
《人民政协报》(2022年11月15日)
记者 赵莹莹
记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其中哪些内容令您感触最深?
王名: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战略全局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
报告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两个“相结合”的展开论述,可谓是重要的理论创新之一,这在以往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报告提到的这些内容表明:要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本,深深植根于中华历史文化的沃土之中,才能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慈善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其所蕴含的优良美德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和丰厚的精神滋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传统文化与实际需要,相互融通、相向而行,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积蓄着自身日益强大的生长力与召唤力,终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开花结果。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您看来,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哪些慈善基因?
王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人类文明发展史,出入相扶持、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国人以慈为怀以善为本的生活图景并融入我们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有着悠久、丰富和深刻的公益慈善要素,诸如儒家提倡“仁爱”,佛教讲求“慈悲”,道家奉行“积善”等,这些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救人济世、福利民众的优良美德,对于中华民族乐善好施习尚的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过去几年,我们也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工作:
一是发掘中华文化典籍中的社会治理与公益慈善思想。目前主要是对《论语》《道德经》《周易》中相关思想的深入解读,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文化典籍值得深入发掘,包括先秦诸子,也包括汉唐以后的许多典籍,都蕴含大量有关社会治理与公益慈善的思想;
二是深入挖掘中国古代的公益慈善实践案例。历史上有大量公益慈善的经典案例,如汉唐以来的义仓、义田、善堂、善会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的范氏义庄,集筹款、留本用息、慈善助学于一体,连续存在了近千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以及可供后人参考借鉴的经验;
三是通过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探寻公益思想和实践的文明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文明探源,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他来到华夏文明之源的安阳殷墟考察,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慈善基因,不仅筑牢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滋养了“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助人为乐、风雨同舟”的道德情怀,也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渲染了先天的底色、提供了丰厚的养分,奠定了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记者:充分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何助益?
王名:遵循党的二十大精神,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赋予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及相应的理论和思想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而夯实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做到把公益慈善事业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具体来说,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从思想理论上下功夫,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治理与公益慈善思想,将我们正在推进的公益慈善事业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论和思想,使之古为今用,攀登中华文化的思想高度,使之焕发出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指导意义。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思想,墨子所倡导的“兼爱”思想等。
二是要从实践创新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认为,在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上,这方面要探索的实践创新很多。总结历史的经验,对于今天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记者: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基于传统文化,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是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王名:当前,我们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慈善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我看来,这种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宏观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加强两个“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向,这为公益慈善事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继续蓬勃发展并发挥更大作用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公益慈善首先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公益慈善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个方面重要体现中,如天下为公、亲仁善邻等,都属于公益慈善的价值观和思想范畴。报告中强调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我们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中华文化中的公益慈善思想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推进公益慈善走向世界指明了道路。
公益慈善更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慈善组织、社会捐赠、志愿服务、慈善信托等各项指标均增长迅速,公益慈善事业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乃至日常生活方式,在文明进步和伦理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公益创投、社会企业等社会创新形式日益活跃,在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不断探索前行。
其次,是在相对微观和中观层面的制度体系及合作机制的探索与构建方面。继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去年8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之后,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强调“第三次分配”,重点放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我认为,这是对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就是要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探索企业、政府与慈善组织的深度合作,努力构建市场机制(初次分配)、公共服务机制(再分配)与公益的社会服务机制(第三次分配)三种机制之间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这对于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来说,无疑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实践创新路径和更具创新性、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制度建构要求。
供稿丨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